王府井是谁家的井?
2014-10-12 来源:未知
老北京名气最大的商业街非王府井莫属。外地人刚听到这个名字时往往会有些奇怪:哪家王府的井这么有名?
王府井大街本名 “十王府街”,亦称 “王府街”。明代这条街上有10座王府、3座公主府。清代政府亦在此街上建王府。据老北京人回忆,这些王府中以豫王多铎府最大,今天的协和医院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连当年的王府卫队操练场——帅府园箭厂也含在其中。多铎战功卓著,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地位特别受尊崇,故清代多称此街为 “王府街”。
1905年 (清光绪31年),王府街的名称重新厘定。因街的南端有一甜水井,故与王府合称,改名为 “王府井”。
据光绪11年的 《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内外城共有1258口井,绝大多数是苦水井,做饭不香,洗衣服不干净,洗头发黏手.甜水井是稀缺资源,故名声特别响亮。王府与井并称,就标明了街道首尾的标志性建筑。根据清代地图,此井为该街唯一的一口井。
王府井的繁华,得益于老东安市场。那里原本是明代一座王府,清初封给吴三桂,改称“平西王府”。 “三藩之乱”后,王府改成神机营的操场。清代初期内城为八旗驻扎,不允许汉人居住,一直少有买卖。但清代末期东交民巷使馆区已成 “国中之国”,清政府的禁令事实上已经失效。1903年,经善耆、那桐奏请,慈禧批准,废弃已久的神机营操场被迫开放给游商,一举打破了老城区原有的宁静。由于顾客密集,距离适宜,各国商号也来此街经营,王府井商业街迅速走向繁荣。
有趣的是,王府井大街还有一个英文名,中文译音叫 “莫理循大街”。莫理循是澳大利亚人,著名记者,1894年来中国,后被 《泰晤士报》聘用。1897年起他长住北京,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等,1912年被袁世凯聘为总统政治顾问,曾力荐中国参加一战,被段祺瑞采纳,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莫理循在王府井大街上住了很多年。由于他在西方知名度很高,当时外国人记不住 “王府井”这么复杂的名字,故地图上标为 “莫理循大街”。
街是无数故事的组合,而王府与井组合起来,便成就了老北京的一段传奇。
相关内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