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养生

当前位置:首页>生活养生>百科>

牙齿保健的五大误区

2016-12-21 来源:网络

  牙齿保健的五大误区是什么?随着对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牙齿保健也成为众多保健者关注的焦点。可是关于牙齿,我们已经听过了各种各样的保健说法,这些说法是不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关于牙齿保健的五大误区。

  牙齿保健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牙齿只要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就表示牙齿很健康,不用定期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医生建议每年常规牙科检查、洁牙是重视身体健康、追求完美生活的表现之一。通过常规牙科检查,以及每3-5年的X线检查,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牙齿隐匿龋坏、牙龈及牙周等问题,并做到早治疗。等到感觉牙齿遇冷热刺激时敏感疼痛、刷牙出血等状况出现,牙齿牙龈的问题可能已经比较严重,甚至需要进行去除牙神经、牙周系统治疗等相对复杂的治疗了。

  误区二:牙齿出现了小洞,但是既不疼痛也不影响美观,所以可以等疼痛出现了再去补

  医生建议牙齿出现小洞一定要及时治疗,治疗时痛苦小,成功率高,使用牙色补牙材料也能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如果任由这个牙洞继续腐败下去,等小龋洞长大,严重到影响牙神经,引起疼痛的程度,此时治疗疗程长,治疗后还需要牙冠保护,疗程延长,费用会增加很多,而且长期效果也会相对降低。

  误区三:牙龈出血每个人都会有,有的甚至天天都会有,很正常,不需要大惊小怪去专门检查和治疗

  医生说健康的牙龈在刷牙、进食时是不出血的。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就说明你的牙龈发生了炎症。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间段都可以发生不同程度和范围的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充血、水肿,刷牙时牙龈易出血。这是因为牙齿周围堆积了大量的菌斑软垢和牙石。菌斑由大量的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刺激牙龈产生炎症。而健康牙龈表现为粉红色,质地坚韧,即使刷牙时用了较大的力量也不会引起出血。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定期洗牙去除菌斑、牙石,保持牙龈的健康状态。如果早期的牙龈炎不及时治疗,常会引发牙周炎,此时单纯洁治已经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需要用特殊器械来清除附着在牙根表面的牙结石,即龈下刮治。若任其蔓延,危害牙齿的同时也侵害到全身。仅牙龈出血就可导致冠心病、糖尿病、不育症、败血症、肾炎、肺炎等18种全身疾病。

  误区四:一颗两颗牙齿出现松动或者脱落,只要不影响基本使用,就不用急着修补

  医生说牙齿虽然是身体最硬的器官,但有时一个巧劲,比如摔倒、冲撞,甚至吃饭时被鸡骨头硌到,都可能使牙齿劈开,松动或者脱落。另外,慢性牙龈炎、牙周炎使牙龈的营养供应不上,牙齿自动脱落在所难免。此时你应该及时治疗,如果缺牙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相邻的牙齿倾斜或对颌的牙齿伸长。而缺牙过多,造成的咀嚼效率下降也会降低生活质量。一般在牙齿脱落后三个月左右可以考虑修复治疗。种植牙、固定桥、某些情况下的活动义齿都是可以选择的修复方法。种植义齿因其不影响相邻牙齿,长期效果好而更受专业牙医推崇。

  误区五:我的牙齿很白很健康,而且坚持每天刷牙,所以不需要去洗牙

  医生说牙齿很白很健康并不意味着“牙周组织的健康”。牙周洁治俗称“洗牙”,主要是去除牙面及牙齿周围的牙石,菌斑,软垢及色素。牙石,菌斑,软垢及色素的堆积会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最常见的表现是牙龈红肿,刷牙出血,有的还有口腔异味。洗牙就是要给牙齿创造一个清洁的环境。一般建议,牙周健康且口腔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可每6个月进行一次专业的牙齿洁治;牙周状况不佳、个人口腔卫生习惯差的人可每3个月进行一次专业的牙齿洁治。

相关内容资料:

养生标签

 
 

时令养生更多